苗栗縣政府攜手國立聯合大學與在地廠商,共同推動SBIR(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)及產官學合作,持續耕耘創新研發並取得智慧財產權,成功在第124屆巴黎國際發明展奪下2銀4銅佳績,展現苗栗產業實力與國際競爭力。
面對AI時代的快速來襲,各行各業積極以創新研發強化競爭力。AI固然強大,但無法取代廠商已獲核准的專利、商標、品牌等智慧財產權,這也是許多發明家在國際舞台共同認同的核心觀念。AI的應用反而能加速實現專利構想,創意思考與生活經驗所帶來的觀察與解方,更是無法被AI取代。
苗栗縣政府與聯合大學早在AI浪潮興起前,已共同輔導在地廠商多年,透過SBIR計畫推動產官學共訓,協助企業強化研發能力、取得專利,並將學生的創意轉化為可量產商品,再藉由國際發明展曝光與加值。今年共有5家曾接受SBIR輔導的廠商參賽,榮獲2銀4銅的好成績。
鍾東錦縣長於今日的得獎表揚記者會,依「苗栗縣青年114年榮獲國際競賽獎勵實施計畫」,親自頒發獎金予國立聯合大學3位獲獎學生--詹雅晴(竹南鎮)、溫妍喜(銅鑼鄉)、林言頤(公館鄉),每人1萬元,以鼓勵縣內學子勇於創新、提升國際視野。此計畫針對設籍苗栗至少六個月、年滿16歲以上縣民,鼓勵其開發新創作品或品牌,勇闖國際。
其中,溫妍喜與表妹林言頤皆為二胡好手,因觀察到松香塗抹在琴弓不便且易掉落碎裂,便嘗試在松香中加入纖維補強,最終以蠶絲達到最佳效果,並成功研發出「具結構強化功能之松香」與「旋轉施力松香罐結構」,榮獲1銀1銅佳績。
詹雅晴則因關注一次性保鮮膜對環境的危害,與同班同學郭芷暄共同設計出「可方便堆疊之多功能盤子」,能與家中碗口或碗底吻合,省去使用樂扣保鮮盒的麻煩,既環保又實用,榮獲銅獎並同時獲得教育部U-Start計畫支持。
蔡宗翰同學研發的「再濕膠環保無塑包裝箱」去年已勇奪2金,今年則與通霄鎮鶴亞紙器廠合作,突破塗膠技術再獲銀獎。該項發明獲得法國評審團主席高度肯定,並期盼能早日量產,對全球減塑議題做出貢獻。鶴亞紙器廠在縣府SBIR計畫支持下,投入數百萬元研發與產線改造,預計今年9月起量產上市。
在縣府持續推動下,SBIR計畫已展現磁吸效應,吸引更多苗栗子弟返鄉創業。例如,「光鮮綠蔬」吳載道董事長正規劃於聯大二坪山校區建置AI環控科技農場;同樣為苗栗出身的「建菱科技公司」劉振鋒董事長,也有意回鄉與聯大攜手推動產學合作,持續強化苗栗創新研發動能。
苗栗縣政府將持續結合聯合大學與在地產業,善用SBIR及各項資源,培育人才、推動創新,讓AI成為助力而非威脅,共同為苗栗產業永續發展與國際舞台競爭力添磚加瓦。